Search

<丹尼爾和麗莎大挑戰:不說"髒話"及"不">

從小到大,我有一個陋習,也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<丹尼爾和麗莎大挑戰:不說"髒話"及"不">

從小到大,我有一個陋習,也最常被父母最叨念:「妳怎麼老喜歡說"不"!」時常父母剛開口問問題,句子還沒完成我已率先搶答"不/不要!"氣得我的爸媽乾脆不問。這樣的陋習,久之已成自然,使得到了澳洲我依舊經常說”no”,而且說的頻率隨著日子越久更加頻繁出現,每每丹尼爾一開口道:”Lisa?” 我便直接回覆”NO!” 起初丹尼爾感覺很受傷,因為被我無故拒絕(即便他並沒有要問問題的意思,只是喚我的名字),但潛移默化下,丹尼爾竟益發皮癢,學起我的口吻。以往好孩子楷模的丹尼爾在答任何人話/接受他人請求時,總是二話不說的回道"yes/ok",但自從耳濡目染了我的陋習,當我平日喚他,他便開始下意識說”NO”了。

丹尼爾是個謙遜有禮的男孩,唯一的陋習便是時常髒字出口:舉凡寫錯字、開車錯過路口 、看到令人難過的新聞、覺得維他命水難喝、著急不耐的時候"看在老天的份上吧!",或甚至遇到好事,開心答話的時候。髒字已深根於日常生活中,扎實成了他談話的語助詞。夫妻是一面鏡子,我時常勸誡他改過說髒話的習慣,因為我也在無形中學起他談話的樣子。曾經我為了讓他知道髒字的不雅,生氣的時候把他的順口溜拿來說,丹尼爾起初看傻了眼,但接著他卻覺得有趣而大笑"說的太好了,這句話就是用在這個地方!"我當場傻眼,怨嘆大概改不了他的習慣了。

昨日丹尼爾下班後,我在廚房準備晚餐,一邊喚在客廳玩手機的丹尼爾。

「Daniel?」
「NO!」丹尼爾頭也不抬直接回答,直至他意識到我無聲逼近,他才連忙抬頭改口「Yes,yes?」

丹尼爾關掉手機,走進廚房,拿了瓶啤酒後突然語重心長的提議:「我們來用個髒話瓶(Swearing jar)如何?」我還來不及想,嘴巴早已先說”NO”。 「妳看!就是這樣!這個遊戲的規則便是當我們其一說了NO及髒話,誰就必須繳錢到一個罐子裡。」「髒話這塊我同意,但很多時候都需要說不啊!」我馬上抗議。
「麗莎,我們要減少說不的頻率!妳可以用其他詞語替代"不"啊,或是當妳拒絕的時候,應該要有禮貌,例如"No, thanks!"」丹尼爾向我解釋。

突然我腦中想起電視上一則育兒的經驗分享,提到母親最常對幼兒說的話便是”NO”,舉凡小孩子嘗試站在椅子上而母親怕她跌倒、幼兒把玩具放入嘴巴…等。專家說,若常對小孩子說不,容易造成他們習慣而不以為意。而我想此經驗也能延伸至成人世界,太過頻繁且單一的”不”,也會讓聽者不當一回事。

虧丹尼爾想出這有趣的點子:以遊戲方式來減少丹尼爾講髒話/我隨意講”不”的頻率,而非以枯燥的耳提面命來告誡雙方。我欣然同意了。

經討論後我們又將髒話瓶改為積分版,若一方被抓到講髒話或不,每一次罰50分錢,每個月底做結。最後累積的金額則給積分低的人當獎金。當我在畫製積分版時,不小心把自己的區塊劃大了,丹尼爾忙笑說:「哈!正好,妳會需要大一點的空間,我贏定了!」

於是端午節的清晨,我們的遊戲正式開始。

有道是"話不要說得太滿",丹尼爾今天清晨馬上失言。早上淋浴過後,丹尼爾又錯把廁所芳香噴霧當做體香劑噴,在廚房準備早餐的我馬上聽得簡潔有力的髒字。倒是我不忍一早開罰,告訴丹尼爾要是我遇到相同情況大概也會髒字出口。然而丹尼爾上班時還是勸我把早上的事件列入積分板:「我不應該罵髒話,我大可說"silly boy!"(傻男孩!)」 我不禁深以丹尼爾為傲啊!

究竟髒字版積分結果如何,誰是贏家,且待月底分曉!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這裡是澳洲吉爾家! 麗莎,生於臺灣八零後。 異鄉遊子,在此紀錄一家四口的生活喜樂與哀愁、以及陪伴孩子學中文的旅程。歡迎你/妳一起和我們啜飲育兒苦水樂事,或分享生活中的小確幸! We are a family of 4: Mum,Dad,Lara, Brandon! Here is the place we share our daily life/ parenting/ Mandarin Learning in Australia. Welcom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have fun with us!
Lisa,生於台灣80後,目前與先生與兩個孩子定居澳洲布里斯本。在此分享澳洲親子生活,些許人生反思,以及陪伴兩個孩子學中文的旅程。
View all posts